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 辗转重庆(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立即复电:遵台命,候车。诚。当晚,丁信诚和父母说:“我去成都会朋友,这几天内有汽车来接,我留个成都的电报挂号,如果有罗苡的消息,电报通知我。”复电后的两天,就有人来丁家接丁小开去成都。丁信诚与周治仁见面了。不拘形迹的老朋友,久别相会,分外亲切。两人握过了手。周治仁说:“我看到你登在报纸上醒目的‘寻人广告’,才知道你到了重庆。几年不见的老朋友有了消息,我立刻发电报。请你来舍间,到成都观光。今天看到你,我非常非常高兴。”丁信诚说:“我接到老兄电报,他乡能够见到故知,劫难幸生,也特别高兴,即刻复电。谢谢你派车接我。”

    席间,周治仁问丁小开离开《申星报》后的情况。丁信诚简要的讲了一通。谈到张英、黄斌的死、二人心情沉重。周治仁听完说:“你不愧是一个以实际行动爱国的不畏牺牲的爱国者,不是口头空喊救国躲在安全地带的‘热血分子’,不是‘沙龙’革命家,只说不做。你太太失去音讯,我相信是暂时的,你通过寻访,一定会有下落。”

    各人饮了一口酒,信诚转问周治仁近况。大周自嘲地说:“讲起来,不好意思,你是独子,还志愿从军,效命沙场。而我,依据政府法令,大学生免服兵役,我弟弟小周已血溅疆场。死于日本人的炮口下,我不能坐地观望国家沦亡,我响应爱国献金,将上海的公司卖了,拿一部分钱捐助救济难胞,就往内地四川迁移。到了四川,比上海安全些,但仍是日军侵略的目的地。”

    周治德的死,对丁信诚来说,真是一大打击。他听完周治仁的这一番话,自己瘫软了下来,手中的茶杯落地,成了碎片。他问周治仁道:“小周是怎么死的?”周治仁接着说:“小周是空军,为了保卫祖国,难免不死。他是在一次空战中,阻击敌机,捐躯蓝天的。他死时,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他像著名的空军抗日阵亡者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等人一样,死得壮烈。小周是中华好儿郎,他在世的时候,来到重庆,就打电报给我,我请假赶到重庆,同他夫妻见了面。后来,他阵亡的坏消息是姚小姐电报通知我的,我又赶到重庆去安慰她。她把领了小周的抚恤金,托我营运,她就靠这笔钱生活。她年纪不大,虽然生了孩子,还是很漂亮。本来可以再结婚,我听人说,是有人劝她再嫁,也曾经有人自动为她介绍过两个上海人暴发户给她,但是,姚小姐对我说:小周为国牺牲,我不能对不起他,我情愿守寡,立志带好小囡。当初我嫁空军军人,就有了意料之中的不幸打算。这个老婆,硬是要得,工人家庭出身的人,真有志气,有情义。”

    三天后,周治仁和丁信诚吃过晚餐,在客厅闲谈。周治仁问:“你回重庆,有啥子打算?”信诚说:“我离开家父母,有好几年,这次在重庆团聚,准备在家住一段时间,乐聚天伦。家严是搞土木工程的,在重庆还是搞老本行,我学化学,对土建是外行,家严要我帮他在公司搞搞管理事务,我对于这个对抗战没有明显直接有益的工作,不感兴趣。”周治仁说:“如果你愿意,凭你老兄所学,我们合作,搞个对抗战直接有益的化工工厂,你有啥想法?”信诚说:“想法倒是有了。”

    “那就好,请你谈谈。”“我想办个酒精厂。现在大后方,汽油奇缺,军用还不足。民用汽车,有的改装用木炭,有的用酒精代替,动力酒精,供不应求,是现在市面上重要的缺门商品。”信诚说。

    “我的小汽车,就用的是国家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配给的酒精,交通是战争和国计民生的命脉。大后方运输,现在主要靠公路,生产动力酒精,那真是件大好事。信诚兄,你不应该当军人,应该用技术为国家出力,起的作用会大得多。如果你早几年来重庆,我们的厂早就办成了。事不宜迟,说办就办。资本呒没问题,筹备的事,就请老兄费心。”周治仁说毕,丁信诚接着说:“朋友归朋友,办事归办事,兴办企业,不管大小,投资人应该仔细研究,大家商量。智者千虑,难免不失,闻道于众,必有所得。慎于始,则善于终。所以要办工厂,事先要尽量考虑周详,大家动脑筋,才不会草率上马造成返工浪费,事后追悔。我想,最好还是我做个建厂计划书,你再做一番供、产、销各个环节的市场调查,核计核计成本,投资要多久能回收,再做决定。”周治仁说:“你上前线打过日本人,愿意为国效命,我完全信赖小开牌子老朋友,要讲调查研究,我还是请你。”丁信诚说:“办厂,地点最要紧,当然最好是选择原料丰富,水陆交通方便,销货运费便宜信息又灵通的地方,但实际上要样样条件都好,难。我们现在只讲两个要求。第一是原料取最近的;第二建厂方便的。我想峨眉县较好,在峨眉山脚下,高山峻岭,树木丛生,野生植物多。你请个人去实地观察,如果够条件,就在那里开办。一面兴建蒸馏塔及简陋厂房,一面自己收料土法酿酒,一面向当地农民预定土酒,等到蒸溜设备完成,即刻就可以有原料开工,然后再兴建复杂加工的发酵设备。这样做,投产快。你看,在峨眉县找建厂的地方,你有没有办法?”周治仁说:“有办法。”

    丁信诚在周治仁家,共住了十天。后几天,他们游玩了少城公园、杜甫草堂、望江楼等古迹、景点。尝了成都驰名的“吴抄手”(馄饨),“赖汤元”,小笼粉蒸牛肉,红油担担面等小吃。

    阿福听闻小开从成都回到重庆,特地由公司承建外县工程的璧山县赶来看他。丁信诚看见阿福,高兴地紧握住阿福那双苍老的手。丁信诚先谈他从法国回来后的经历,随后阿福谈了他一家跟丁经理来重庆,没有汽车开,丁经理安排他们父子俩在建筑公司做施工员,阿菊和荣生结了婚有了儿女等情况。丁信诚说:“那你现在是爷爷了,好福气。你的乡下母亲呢?师娘呢?”阿福哀声说:“我姆妈就在打仗那年春天,突然中风去世。她过世后几个月,东洋人就同阿拉打仗了,姆妈福气好,不要受难,我兄弟一家没消息。我老婆她死得惨,她是在一九三九年‘五三、五四’日本人大轰炸重庆的时候炸死的,找到的肢体残缺不全,是从她一只脚上穿的鞋子认出来的,去世已经好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