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辗转重庆(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丁信诚和表弟那夜离开上海,上了意大利邮船,前往内地而去。船在大海上航行,直奔宁波码头。大海上,天是淡蓝色的,海是深蓝色的,一切都是那样辽阔,那样明净。大海上夕阳的光辉也显得特别柔和、特别瑰丽、特别明媚。宁波港在夕阳的光辉里像金子一样的华美。整个城市那五光十色的、光彩夺目的电灯、煤气灯、霓虹灯好像是在与绚烂的落日和晚霞争丽斗妍。宁波的市民,有一股宁静平安的景象。

    丁信诚和表弟上了码头,在宁波的临江小苑上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在那里住了一天,走了几条街,发现宁波这地方上海人很多。为了寻找罗苡,他和表弟商量,住了下来。

    一个星期过后,丁信诚找遍了宁波城,没有探听到罗家的踪迹,也就没有必要再住下去,只好坐上火车,抵达南昌。他们在南昌火车站下了火车,走出车站,在街上买了几份报纸,到旅社开房休息。丁信诚看到报上登载了国民政府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江西分校招考学生的广告。他动了心,既然探寻罗苡无着,不如学军事上前线杀敌报国为好。他把广告给表弟看了,两人决定报考。

    丁信诚给四川的丁老先生和丁母写家信,向父母禀告他已进军校,曹光华也写家信,信上只说自己平安,买卖得手,不敢把考入军校的事写上去,怕日伪人员,检查非沦陷区邮件,循信追踪,家人遭殃。

    军校校方曾向重庆调查,得知丁信诚家确在重庆,还经营着不小的建筑公司。

    重庆丁家接到丁小开的信,犹如晴天霹雳,震惊异常。丁师母爱子心切,捶胸顿足大哭。她想:儿子进军校,将来毕业当小军官,一定会派到前方去打仗,同日本人的飞机大炮打交道,那多危险。丁师母越想越急,越担心。她和丁先生吵着,要到江西去劝阻儿子,带她回重庆。丁先生懂得大义,沉着。等丁师母大风大雨哭闹过后,对她开导说:“信诚脾气,向来倔强,他认为合乎大道理,是正当的事,他就要做,谁也阻挡不住。儿子大了,他有自己的主见同自由。现在他要从军,打日本人,国家大义,我们阻拦他,说不出有啥理由,给别人晓得,还说是我们不爱国。你想想,别人的儿子去打仗保卫国家,你的儿子,同样是中国人,就不能去打仗?道理上说不过去!你的内侄,不是也去了吗,年轻人想法差不多。做人,也应该有血性,有大丈夫气概,我有个儿子,当兵抗日,是个男子汉,我感到自豪,信诚上军校,是他自己愿意,你急有啥用,让他去吧,譬如,我同你没有生这个儿子,也是要过的。”

    丁母哭着说:“你讲话讲得轻巧,生儿子,十月怀胎,从小一把屎,一把尿,养到这样大,多不容易!打仗,一颗子弹,一秒钟,性命就报销,我怎么舍得。”丁先生说:“我也舍不得。不过,国难嘛,抗日救国,是国民应尽义务,舍不得,也要舍得。小家庭要服从大国家。东洋人打过来,大家都呒没好日子过,难道你愿意当亡国奴。我说,太太,算了算了,不要急,不要担心,心放开,儿孙自有儿孙福,讲来讲去,都怪东洋人,害得我丁家,卖房子,卖小汽车,到重庆来挤公共汽车。信诚去打仗,是有危险,但也有不少人是活着回来的。”

    呜呜,丁师母只是哭。丁先生两天没有去公司上班,公司重大决策,由秘书到丁家请示定夺。

    他在家苦劝丁师母,夫妻俩愁容相对。最后,丁师母听了丁先生的爱国大义劝说,总算是勉强想通了。

    陆军军官学校,学制本来是三年,其中入伍生半年。但非常时期,军官分校,学制缩短,暂定一年半,入伍期为三个月。丁信诚和表弟进军校入了伍,他们学唱的第一支军歌歌名是《军人好,国之宝》:

    当兵好,当兵好,起得早,睡得早,团结、协作、爱护民众,军人要记牢。铁的纪律真需要,身体强,精神好、技术高、胆气豪,国家以我强,主权以我保,捍卫祖国,冲锋陷阵传捷报,民族精神我代表。当兵好,当兵好,军人好,国之宝。

    三个月入伍期严格的士兵生活,使丁信诚和表弟,成了雄纠纠气昂昂的普通一兵。

    学校学生生活,十五个月,很快过去。他俩都学炮兵,毕业了被分配到两个番号不同的正规部队任少尉排长。部队防区不同,他和表弟,从此离别。

    一年半之后,丁信诚听闻,他表弟任职的部队,在一次正面堵击日军进攻防守区激战中,副师长以下官兵,伤亡惨重,阵地守住了,但战斗员只剩下五分之一,该师奉命,移交防区给友军,撤回后方,接收师管区新兵补训处拨来兵员,补充整训。表弟曹光华,已经阵亡,尸骨难找。

    两年半战斗的日日夜夜,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因丁信诚作战英勇顽强,善于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自己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他以战功不断晋升,到他在一次战役被敌空军轰炸不幸受伤时,他已是中校炮兵营营长了。

    丁信诚从战地野战病院被辗转送到衡阳军医院治疗。丁家得讯,丁师母又向丁先生哭闹,她要到衡阳看儿子,丁先生被逼无法,只好同意。他派了一个年轻力壮办事机敏的职员陈先生,陪着丁师母从重庆起程。

    深夜,寒风刺骨,丁师母陈先生到达衡阳。战时旅行虽然更为辛苦劳累,但丁师母在旅馆只半醒半睡地休息了三个多小时,就睡不着了,心焦地坐等天亮。好不容易捱到早晨七时,她就叫起了住在另一房间的陈先生,吃过早餐,她在街上店铺买了很多营养食品和柑橘等带着,坐轿子到军医院,陈先生年轻不好意思坐轿,随之步行。

    医院病房,丁师母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儿子。她流着泪说:“我总算见到你了。信诚,你不知道,你在前方打仗,我做妈妈的,每时每刻都惦记着你,没一天,放得下心。”

    丁信诚见妈妈从遥远的重庆,闯危险,顶风雨到衡阳来看他,他动情地说:“我不是好好地躺在床上享福吗,妈妈。”丁母听儿子说享福,她想,你作战负伤卧床医治,还说享福,她更是欷歔。

    丁母说:“我从重庆来,路上都亏陈先生照顾。”信诚说:“陈先生,偏劳偏劳,非常感谢。妈妈,陈先生不曾到过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