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1、08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沈寅初这人最厉害的一点, 就是执行力足够强。说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点不拖泥带水。

    打定主意搬到盛城去,第二天, 他就带上二柱子了, 俩人一起去了盛城。

    先找房子要紧。

    到了盛城, 就不像现在有亲妈有丈母娘了,孩子都得自己接送。一开始雇的人肯定也是盛城本地人,不像是望山屯的乡亲, 知根知底。

    沈寅初想好了,他准备买个住宅楼一层的门市房, 最好是楼上能够住人的。这样到时候照顾孩子和店里头两不耽误。

    这样的房子本身就不多,再加上还要有客流量,要干净安全,又要离小学近。沈寅初的要求实在太多, 俩人在盛城看了两天,也没找着什么合适的地方。

    “哥,不行就先租一个得了, 还便宜。”

    崔云斌蹲在地上咕嘟咕嘟地喝着水壶里头的水。八月份的天气还是挺热的,看他喝完了, 沈寅初又去买了瓶宏宝莱给他。

    “不咋凉了, 凑合喝吧。”

    这时候出来卖雪糕饮料的小商贩可买不起冰柜, 多半都是用个小泡沫箱子装着,外头再捂上厚厚的棉被。

    这人的雪糕卖完了,饮料也就不那么凉了。沈寅初买了两瓶宏宝莱, 摸上去都只微微有点凉意。

    沈寅初也渴了,喝了一口,看着二柱子:“二……小斌啊,你是不懂你哥的心思。”

    他是为了开店才买门市房吗?那可不是,他是为了买门市房才开店!

    这时候房价还没涨起来呢,京城房价才一千多块,盛城的房价最高也就千八百,位置不好的四五百都有。

    然后在后世大名鼎鼎的温州炒房团的作用下,九八年到零一年,短短几年内,全国大城市的放假迅速从两千块飙升到七千块。

    现在已经是九五年末了,这时候还买什么夏利桑塔纳?不买房不管挣了多少钱都是亏!

    这几年下来,刨去建厂买房和扩大生产的成本,沈寅初只留了八千块钱做启动资金,剩下的钱全准备拿来买房。大胖那边也打了招呼,他手里头还有点儿余钱,叫沈寅初需要了尽管开口。

    “我告诉你,接下来的房市绝对会狂飙疯涨,九八年前你看房子不值钱,大家都不买房,买车啊买大哥大啊,”沈寅初一口喝干了一瓶子汽水,准备回去退三毛钱的押金,“再过几年,都得后悔!”

    二柱子站了起来,把沈寅初手里头的汽水抢过来,把两个瓶子都退了回去。

    俩人现在休息的地方,是个类似街心花园的地方。旁边虽然有栅栏,不过年久失修,经常有掉了的地方。不少人索性直接从坏了的地方钻来钻去。

    里头石桌上,俩老头对着一盘象棋沉思不语,周围围的几个老头倒是嚷嚷得脸红脖子粗的。

    “踹他马啊!”

    周围也有几个真观棋不语的,不过都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显然不大看得上这几个臭棋篓子。

    沈寅初不会下棋,他扫了一眼,继续蹲在地上跟二柱子白话。

    “等到九八年之后,这房价就该嗖嗖涨了。现在买啥都不如买房,这门市房说啥都不能租,能买就买!租房那是给别人供房子呢,不划算。”

    沈寅初又拿出那张地图继续看:“咱这次先从鸭货开始卖,再加上烤冷面煎饼果子凉皮,都整。店面小一点不怕,但是最好附近有学校或者住宅小区,再或者办公楼也行。”

    “你俩侄女才小学二年级,转学一次就差不多了,最好是个能平平稳稳上到六年级的小学……”

    这地图标注得颇为细致,沈寅初在上面指来指去,冷不防被人轻轻拍了一下肩膀。

    “这位小哥。”

    他一回头,是刚刚看旗的一个老头,背着手显得最高深莫测的那个。

    “刚刚不小心听见你们对话,是要买门市房?你要在哪一片儿买啊?”

    这老头看着清癯,头发花白一片,反而更显气质。手指修长,站在那看着就是文化人。

    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叫大爷叫不出口、非得叫一句老先生的老头。

    沈寅初赶紧站起来:“叔叔您好,对,我要买门市房。甭管是哪都行,我不是本地人,琢磨着到盛城来开一小吃店,只要附近人流量够,搁哪都行!”

    这老先生笑得如春风拂面,透着一股和蔼劲儿:“我倒是有门市在附近,地方也够大,又挨着小学。不过现在开饭店的可没人往那边去,人流量大不大的,我也不了解。”

    听着老先生的话透着一股实诚劲儿,沈寅初倒是挺满意的。

    现在开饭店的一般都在商业街附近,可没人往大学那头去。不过对沈寅初来说倒是正好,他卖得这些个玩意,正合适在这边卖。

    这些天跑下来,他也大概知道点价格了。按照他的要求,如果在商业街附近买门市,兜里钱掏空了都不够,要是在大学附近,倒应该还买得起。

    边走着,一路上边聊了几句,沈寅初也大致知道了这老先生是做什么的。

    这附近正好离几所大学不远,这时候盛城还没做规划,不像后来似的把大学都迁到了郊区的大学城里头。

    盛大、宁大和盛城音乐学院都在这附近,连带着学校的家属楼,几所附中附小,算得上是个颇为兴旺的小社区。

    而且,这地方离着市中心也不远。、

    沈寅初开店是其一,等到站稳脚跟了还准备在附近租个民房做仓库,慢慢把望山屯的老乡安排过来,占领盛城的小吃摊市场。

    在这地方开店,倒是正好。

    “你有俩闺女要上学?现在可八月中旬了,报名得赶紧了。”

    “是,”沈寅初也想到这个问题了,“地方一定下来,不等户口落过来,我就先来报名。大不了先交着借读费,孩子上学可不能耽误。”

    这位老先生姓温,是位还没退休的老教授。

    沈寅初虽然穿得不太注意,但是气质摆在那里,谈吐间又十分有见识的样子,一向招长辈喜欢。温教授看他样子,想起来刚刚听的话,忍不住逗他。

    “刚刚听你说房价马上要涨?那照你这么说,我这房子倒是不应该卖了?”

    沈寅初一阵无语,这都走到一半儿了,大爷您现在再说不卖,是不是晚了点儿?

    “我确实觉得这房子肯定得涨价,您说不卖我也不能这时候改口糊弄您老人家,”沈寅初给了一边撇嘴的二柱子一下,“不过都走到这了?是不是也得叫我看看房子再说啊?”

    温教授大笑:“你放心,是我儿子一家子移民了。人老了,也跟不去,只能给点钱儿是点儿。”

    九几年这会儿正好还有一波出国热,不少国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哪怕出国刷盘子,也一定要出去。温教授的孙子都上初中了,一申请到名额,还是全家一起出去了。

    身为老人的,再担心再牵挂,这时候也拦不住。更何况,中国的父母们倒是砸锅卖铁供孩子的多,哪有几个拉后腿的呢?

    这一句话一出来,刚刚的精神矍铄的老教授瞬间就变得老态了一点儿。沈寅初有点同情,不过这是人家的家务事,他一个外人也不能多嘴。

    他也只能嘴上宽慰宽慰老人家:“现在咱经济还没跟上,出去也行,挣得多。大不了将来国家经济好了的时候,再回来!”

    “要是真有那一天,他们可就错过了这段高速发展的红利期了,”温教授也不沮丧了,他这个年岁可是连十-年-动-乱都经历过了,“不说这个,走吧,前面就是了。”

    沈寅初看了一眼,对这个位置当真是再满意不过了!

    一条笔直干净的柏油马路,两边种满了大杨树,马路一头是一所小学,这时候还没放学,可是街上的人也不少。

    “这边人流量还不错,这几个小店生意都可以。”

    老教授指的是一排看起来盖了几年的楼房,六层高,路边一侧刷上了砖红色,下面一层一排门市房都是统一的装修。

    有小卖部、文具店、点心店,还有一家现在显得很高大上的复印店。沈寅初一眼看见小卖部门口挂着的水精灵,心里头想着等下可得买几个回去。

    他还记着之前泡臭了的呢!

    “就这个,上个租户刚走,”温教授比划着,“不过比旁边的大一点,原本是两间打通了,连楼上的三居室一起出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