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姜维的抉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很难取胜,当然,诸葛亮的谨慎也有道理,魏延只有五千兵,万一夏侯懋不是人所想的懦弱无谋或有他人襄助,那魏延就要全军覆灭了。)

    再回到姜维的时代,汉中因为这种跳板和战略缓冲的地位,只能不断北伐,得到关中或其他的根据地才能安心,这不单是姜维所想,蒋琬也是如此所想,他坐镇汉中,要姜维北伐,还考虑由水路进攻。“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竞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

    费祎倒是防御主义者,不过他也只是限制姜维用兵数量,不限制他用兵。等到费祎死后,(是被魏国降将所杀,真让人怀疑是假降,专门来做刺客的,不过蜀汉对降将真不错)姜维就任大将军,他就开始一意北伐了。

    第二件事,就是姜维对汉中的政策,姜维北伐因为受到郭准,邓艾,司马望抵御,虽然有胜果,但是不大。姜维后来对汉中采用了诱敌进入的战略。本来汉中在魏延守卫时一直采用“实兵诸围以御外敌”的政策,后来继任将领大都使用这方略,等到姜维来觉得这样虽然守的住,但是只是防御,不能伤敌,所以就采用解开防御,筑城要塞,诱敌深入,待敌粮草尽时再出击的方式。这招可见姜维的胆子之大,想必当年诸葛亮换成他一定同意出子午谷一计。

    不过这样的战略实在不算上佳,虽然诱敌深入也是一计,但是做的太明显了,何况魏延的方略一直行之有效,为何一定要放弃呢?后来邓艾,钟会进攻时,各城就被各个击破了。姜维不得不退守剑阁。姜维的胆子太大,胆子大是名将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胆子太大,运气又不好就有点倒霉了。

    在说姜维结局之前,先说说他的武功,大家很多人玩过三国游戏,一般说前三国时代武功第一的是吕布,后三国时代武功第一的是姜维,还有一说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那姜维武功到底多高呢?我觉得不说演义里的故事不能当真,演义里为了好看,常常安排单挑,郭淮就被姜维射伤致死了,而年老的赵云还打不过姜维,只是这些史实上都没说到,史实上也不可能说武功什么的啊。

    唯一可以证明姜维武功的就是在乱兵的时候他面对乱兵还杀死无数人,最后还自己自刎而死。在以寡敌众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杀多人后自刎,姜维的武功一定是很不错的。

    最后说姜维的结局吧,他守住剑阁,挡住钟会,假如一直这样耗下去,等钟会他们粮尽退兵就退兵了。“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偏偏邓艾出奇兵,由阴平入蜀,破诸葛瞻于绵竹,威胁成都,后主请降于艾。(说起来诸葛瞻在绵竹一战,开始还胜了初战,但是邓艾严令之下终告不敌,这说明当时的蜀军并不太弱,魏军不是很强,尤其魏军孤军深入,假如人多粮就不足,人少战力不够,绵竹一战应以固守为上,诸葛瞻不应该和魏军直接交锋,比起他父亲诸葛亮,诸葛瞻还是嫩了点,而到了成都,后主也可以选择固守待援,或者离城而走,结果不走不守,直接投降,倒是佩服的很,要知蜀军还有战力,东部和南部还有镇守的蜀军,只要守几日或离开。邓艾偏军难有作为,也难怪姜维的属下忿忿不平了。不过蜀中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总是不敌中原或东南之兵,三国的蜀汉已经是表现最好的了。)

    听闻成都投降,姜维也投降了钟会,(钟会对姜维很好,应该是很佩服姜维吧。)不过他的投降也是一大胆的计策,他先是煽动钟会杀了邓艾,再煽动钟会谋反。估计是说了:只要你谋反,我保证蜀中的士兵都支持你,。

    而钟会动心了。:“但取邓艾,相国知我能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我自淮南以来,画无遗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

    钟会也是早有反志,再加姜维一煽动,就相信了,只是假如他用用脑子就应该明白,他手下的魏军并不是完全服从于他,而蜀军只服从姜维一人,假如真入长安,打中原,那最得利的还是姜维,而退回蜀中,那蜀中只能依靠姜维,怎么都是受制于人。

    不过说真的,万事都在一搏,钟会也知道司马昭对他有些怀疑了,反正都是死,不如搏一次呢,假如姜维和他合作,大事确实可成,只是姜维对蜀汉忠心耿耿,他这一计划就是为了恢复蜀汉。假如一旦事成,姜维一下反败为胜,可以成就天下异策,不世之奇功。

    当然最后的事大家都知道,钟会事败,两人被乱军所杀,之后不久邓艾也被杀。

    其实司马昭对钟会,邓艾两人都不信任,但是为了对抗姜维才不得已用之,而钟会,邓艾两人确实都是那种狂士,并不能久居他人之下,钟会谋反未成,邓艾虽然没谋反,但是看他在蜀中的表现,一旦在钟会的位置上,也有谋反的可能。最终姜维死,蜀汉亡,钟会,邓艾两人的末日就到了。(司马家怎么得权的?就是因为和蜀国连年征战,司马家可不会那么傻,再培养一个司马懿出来。)

    姜维其人,将才确实有,只是胆略太大,外加运气不好,遇到的对手太强,终不能得畅所愿,但是他对蜀汉忠心耿耿,尽忠职守,确实为蜀汉的大忠臣。就用当时蜀人郤正的话为他作结吧。:

    “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姜维一直是我最敬佩的人物,但是却让我很纠结,不知道让他回归蜀汉还是报效魏国;想了很久,我还是打算让他做最有价值的事,无论主子是谁,姜维依旧还是姜维,希望大家会喜欢这个人物,但是历史还是历史,主角光环太盛了就失去了最初的价值。】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